目瞪口呆的意思
目瞪口呆
(1) 瞪著眼睛說不出話來。形容吃驚或【hao86.com好查】受氣而發(fā)愣
⒈ 瞪著眼睛說不出話來。形容因吃驚或受氣而發(fā)楞。
引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一折:“嚇得項王目瞪口呆,動彈不得。”
《水滸傳》第四回:“嚇得莊家目瞪口呆,罔知所措?!?br />《老殘游記》第十七回:“剛弼氣得目瞪口呆?!?br />魯迅《<三閑集>序言》:“我是在二七年被血嚇得目瞪口呆,離開廣東的?!?/span>
受驚或受窘以致神情癡呆的樣子。《三國演義.第八七回》:「褒目瞪口呆,不能回答?!埂都t樓夢.第三三回》:「寶玉聽了這話,不覺轟去魂魄,目瞪口呆。」也作「目定口呆」、「目睜口呆」。
【解釋】瞪:睜大眼睛直視;呆:發(fā)愣。眼睛大睜;眼珠發(fā)直;張嘴說不出話來。形容因恐懼而失神發(fā)愣的樣子。
【出處】元 無名氏《賺蒯通》第一折:“嚇得項王目瞪口呆,動彈不得。”
【示例】弟弟看著被打碎的花瓶,嚇得目瞪口呆。
【近義詞】瞠目結(jié)舌
【反義詞】從容不迫、神色自若、鎮(zhèn)定自若
【語法】目瞪口呆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吃驚的神態(tài)。
目瞪口呆的字義分解
(1)(名)眼睛:有~共睹|歷歷在~。
(2)(動)〈書〉看:~為奇跡。
(3)(名)大項中再分的小項:項~|細(xì)~|綱舉~張。
(4)(名)目錄:書~|藥~|劇~。
(5)(名)生物學(xué)中把同一綱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鳥綱中有雁形目、雞形目等。目以下為科。
1.用力睜大(眼):他把眼睛都~圓了。
2.睜大眼睛注視,表示不滿意:老秦~了她一眼,嫌她多嘴。
(1)(名)人或動物進(jìn)飲食的器官;有的也是發(fā)聲器官的一部分。俗稱嘴。
(2)(名)(~兒)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兒|碗~兒。
(3)(名)(~兒)出入通過的地方:出~|入~|門~兒|胡同~兒。
(4)(名)長城的關(guān)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這些關(guān)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兒)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傷~|衣服撕了個~兒。
(6)(名)刀、劍、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驢馬等的年齡:六歲~|這匹馬~還年輕。
(8)(量)表示人或動物的量:一家五~人|三~豬|一~鋼刀。
(1)(形)傻、愚蠢:癡~。
(2)(形)不靈活;死板:兩眼發(fā)~。
(3)同“待”。
最近文章
http://4000877588.com.cn/ciyu_view_9976e143ac9976e1/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