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則昃的意思
日中則昃
(1)[hao86.com好查]昃:太陽偏西。太陽過了正中就要向西偏斜。比喻威極必衰
⒈ 太陽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昃,太陽偏西。多比喻事物盛極則衰,或發(fā)展到一定限度就會向著相反的方面轉(zhuǎn)化。
引《易·豐》:“日中則昃,月盈則食。”
孔穎達疏:“盛必有衰,自然常理。日中至盛,過中則昃?!?br />唐楊炯《大唐益州新都縣學(xué)先圣廟堂碑文》:“日中則昃,動靜之常也;月滿則虧,虛盈之?dāng)?shù)也?!?br />《新五代史·司天考二》:“夫日中則昃,盛衰必復(fù)?!?br />清嚴(yán)有禧《漱華隨筆·沉文端》:“大抵盛極則衰,月滿則虧,日中則昃,一定之理。”
昃,太陽向西。日中則昃指過了中午,太陽就要西斜。比喻事物盛極而衰。
【解釋】昃:太陽偏西。太陽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比喻事物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向相反的方向轉(zhuǎn)化。
【出處】《周易 豐》:“日中則昃,月盈則食。”
【示例】你但看日中則昃,月滿則虧,這都是無往不復(fù)。(元 無名氏《來生債》第二折)
【近義詞】物極必反、月盈則虧
【語法】日中則昃緊縮式;作謂語;指太陽到了正午就要西斜。
日中則昃的字義分解
(1)(名)太陽:~出|~落。
(2)(名)指日本:~圓|~語。
(3)(名)從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時間;白天:~班|~~夜夜。
(4)(名)地球自轉(zhuǎn)一周的時間;天:今~|改~再見。
(5)(名)每天;一天一天地:~記|~新月異。
(6)(名)泛指一段時間:往~|來~。
(7)(名)特指某一天:生~|國慶~。
1. 和四方、上下或兩端距離同等的地位:中心。當(dāng)(dàng)中。中原。中華。
2. 在一定范圍內(nèi),里面:暗中。房中。中飽。
3. 性質(zhì)或等級在兩端之間的:中輟(中途停止進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國”:中式。中文。
6. 適于,合于:中看。
(1)(名)規(guī)范。
(2)(名)規(guī)則。
(3)(動)效法。
(4)(量)用于分項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條數(shù)。
(5)(連)表示因果關(guān)系的詞。
(6)(連)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的詞。
(7)(連)表示肯定判斷的詞。
(8)(連)表示兩件事在時間上前后相承。
(動)太陽偏西。
最近文章
http://4000877588.com.cn/ciyu_view_98e65e43ac98e65e/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