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懶的意思
⒈ 亦作“疏嬾”。亦作“疎懶”。亦作“疎嬾”。
⒉ 懶散。
引《北齊書·李繪傳》:“下官膚體疏嬾,手足遲鈍,不能逐飛追走,遠(yuǎn)事佞人?!?br />宋范仲淹《與朱氏書》:“此間疎懶成性,日在池塘,或至歡醉?!?br />明劉基《松葉酒歌寄梁安宅》:“我生疎嬾無所能,瘦皮黏骨危崚嶒。”
魯迅《彷徨·孤獨(dú)者》:“我知道他疏懶,本不以杳無消息為奇,但有時(shí)也頗怨他不給一點(diǎn)消息?!?/span>
⒊ 松懈;懈怠。
引《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后來少卿已沒, 道元襲了父任,出仕在外,官府事體煩多,把那奉真香火之敬,漸漸疎懶。”
《紅樓夢》第二三回:“你日日在外游嬉,漸次疏懶了工課?!?/span>
疏怠懶散,不受拘束?!冻蹩膛陌阁@奇.卷一七》:「官府事體煩多,把那奉真香火之敬,漸漸疏懶?!挂沧鳌甘鑻觥?。
疏懶的字義分解
(1)(動(dòng))清除阻塞使通暢;疏通
(2)(形)事物之間距離遠(yuǎn);事物的部分之間空隙大:~林|~星。
(3)(形)關(guān)系遠(yuǎn);不親近;不熟悉:~遠(yuǎn)|生~。
(4)(動(dòng))疏忽:~于防范。
(5)(形)空虛:志大才~。
(6)(動(dòng))分散;使從密變稀:~散。
(7)姓。
(8)(名)封建時(shí)代臣下向君主分條陳述事情的文字;條陳:上~。
(9)(名)古書的比“注”更詳細(xì)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經(jīng)注~》。
(1)(形)懶惰:腿~|好吃~做。
(2)(形)疲倦;沒力氣:身子發(fā)~;大概是感冒了。
最近文章
http://4000877588.com.cn/ciyu_view_9853f243ac9853f2/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