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ri日韩国产,日韩国产欧美另类,亚洲ⅴa在线va天堂va,青青青亚洲视频

    
    

    <th id="crsrf"><progress id="crsrf"><listing id="crsrf"></listing></progress></th>
    漢語詞典

    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

    疏而不漏

    疏而不漏的拼音:shū ér bù lòu

    疏而不漏的注音:ㄕㄨ ㄦˊ ㄅㄨˋ ㄌㄡˋ

    疏而不漏的詞性:成語
    疏而不漏的英語:
    loose, but allows no escape (idiom, from Laozi

    疏而不漏的意思

    • 疏而不漏詞語解釋:

      1.亦作"疎而不漏"。 2.謂法網雖寬﹐并無遺漏者。語本《老子》:"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3.簡要而hao86.com不遺漏。
    • 什么是疏而不漏引證解釋:

      ⒈ 亦作“疎而不漏”。

      ⒉ 謂法網雖寬,并無遺漏者。

      語本《老子》:“天網恢恢,疏而不失?!?br />《北史·倭傳》:“暨箕子避地朝鮮,始有八條之禁,疏而不漏,簡而可久,化之所感,千載不絶。”
      明王錂《尋親記·懲惡》:“天網疎而不漏。 張敏這廝呵,你為人太不悛,從前作過,赦后結寃,萬剮凌遲誰見憐!”

      ⒊ 簡要而不遺漏。

      《隋書·律歷志下》:“日之與月,體同勢等,校其食分,月盡為多,容或形差,微增虧數(shù),疎而不漏,綱要克舉?!?br />唐劉知幾《史通·補注》:“切惟范曄之刪《后漢》也,簡而且周,疎而不漏,蓋云備矣?!?br />唐劉知幾《史通·書事》:“夫記事之體,欲簡而且詳,疎而不漏?!?/span>

    • 疏而不漏國語詞典:

      語本《老子.第七三章》:「天網恢恢,疏而不失?!购笠允瓒宦┍扔鞣ňW雖寬大松散,但絕不會讓犯罪者逃脫。《北史.卷九四.高麗等傳.論曰》:「暨箕子避地朝鮮,始有八條之禁,疏而不漏,簡而可久,化之所感,千載不絕。」明.無名氏《尋親記.第三三出》:「天網疏而不漏,張敏這廝呵!你為人太不悛,從前作過,赦后結冤,萬剮凌遲誰見憐!」亦指內容簡要卻不遺漏。唐.劉知幾《史通.卷五.補注》:「范曄之刪后漢也,簡而且周,疏而不漏,蓋云備矣?!?/p>

    • 疏而不漏的詞語翻譯

      英語
      loose, but allows no escape (idiom, from Laozi
    • 疏而不漏的成語解釋

      【解釋】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惡就要受懲罰,它看起來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終不會放過一個壞人。比喻作惡的人逃脫不了國法的懲處。

      【出處】《老子》:“天網恢恢,疏而不失?!薄段簳と纬峭鮽鳌罚骸疤炀W恢恢,疏而不漏。”

      【示例】你可記得三年前蔡指揮的事么?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今日有何理說。(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三十六)

      【語法】疏而不漏作謂語、定語;用于勸誡人。

      查看更多

      疏而不漏的網絡解釋:

      疏而不漏 (詞語)

    • 疏而不漏,讀音shū ér bú lòu,漢語成語,指天道公平,作惡就要受懲罰。出自《老子》。

    疏而不漏的近反義詞

    近義詞

    • 暴徒喪心病狂,濫殺無辜,豈不知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沒蹦達幾天,就被繩之以法了。
    •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任何犯罪分子都休想逃脫。
    • 最近通過全國統(tǒng)一行動,一大批在逃犯被緝拿歸案,真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 疏而不漏,公安人員只用了兩天就抓住了這個持槍在逃犯。
    • 真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個隱藏了十幾年的殺人犯終于被逮捕歸案了。
    • 這個橫行不法的大盜,終于被捉拿歸案,真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公安人員只用了兩個小時就抓住了這個持槍在逃犯。
    •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群歹徒一定會被繩之以法的。
    • 他殺人后就逃走了,殊知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終于還是被捕歸案。
    •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犯罪者絕無法一直逍遙法外。

    疏而不漏的字義分解

    • 讀音:shū

      (1)(動)清除阻塞使通暢;疏通

      (2)(形)事物之間距離遠;事物的部分之間空隙大:~林|~星。

      (3)(形)關系遠;不親近;不熟悉:~遠|生~。

      (4)(動)疏忽:~于防范。

      (5)(形)空虛:志大才~。

      (6)(動)分散;使從密變?。?span>~散。

      (7)姓。

      (8)(名)封建時代臣下向君主分條陳述事情的文字;條陳:上~。

      (9)(名)古書的比“注”更詳細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經注~》。

    • 讀音:ér

      1. ?古同“爾”,代詞,你或你的:“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

      2. ?連詞(a.表平列,如“多而雜”。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遞進,如“而且”。d.表轉折,如“似是而非”。e.連接肯定和否定表互為補充,如“濃而不烈”。f.連接狀語和中心詞表修飾,如“侃侃而談”。g.插在主語謂語中間表假設,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3. ?表(從……到……):從上而下。

    • 讀音:bù
      [ bù ]

      1. 副詞。

      2. 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謙)。不刊(無須修改,不可磨滅)。不學無術。不速之客。

      3. 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問:他現(xiàn)在身體好不?

    • 讀音:lòu

      (1)(動)東西從孔或縫中滴下、透出或掉出

      (2)(動)物體有孔或縫;東西能滴下、透出或掉出:鍋~了|那間房子~了。

      (3)(名)漏壺的簡稱;借指時刻:~盡更深。

      (4)(名)泄漏:走~風聲。

      (5)(名)遺漏:掛一~萬|這一行~了兩個字。

    http://4000877588.com.cn/ciyu_view_98538043ac985380/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