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下下的意思
對一個集體中從上到下所有人的總稱。
謂從頭到腳。
上[hao86.com好查]下往返。
⒈ 對一個集體中從上到下所有人的總稱。
引《水滸傳》第四九回:“他又上上下下都使了錢物,早晚間要教包節(jié)級牢里做翻他兩箇。”
《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回:“這樣商量定了,過了明日后日兩天,就可上路,也省得伯父上上下下,人馬山集的在此久坐?!?br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她心地慈祥,口里嘮叨,知悉曾家事最多,有話就說, 曾家上上下下都有些惹他不起?!?/span>
⒉ 謂從頭到腳。
引《紅樓夢》第九三回:“眾人拿眼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一番?!?br />《儒林外史》第二七回:“那少年把鮑廷璽上上下下看了一遍?!?br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一:“八仙桌前,豆油燈下, 蕭隊長仔仔細細上上下下打量他?!?/span>
⒊ 上下往返。
引《朱子語類》卷九三:“鄧子禮問:‘ 孟子恁地,而公孫、萬章之徒皆無所得?’曰:‘也只是逐孟子上上下下,不曾自去理會?!?/span>
團體中從上到下所有的人。
【解釋】上面下面,往上往下,上級和下級,泛指單位的整體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3回:“今夜又該我們兩個捕獵,和十數個鄉(xiāng)夫在此,上上下下,放了窩弓藥箭等他?!?/p>
【示例】鄧小平《總結經驗,使用人才》:“你們從下面上來,左鄰右舍,上上下下,接觸廣泛,了解的人多?!?/p>
【近義詞】里里外外
【語法】上上下下作賓語、定語、狀語;指上下關系。
上上下下的字義分解
1. 位置在高處的,與“下”相對:樓上。上邊。
2. 次序或時間在前的:上古。上卷。
3. 等級和質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語,一般借指文學藝術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處到高處:上山。上車。上升。
5. 去,到:上街。
6. 向前進:沖上去。
7. 增加:上水。
8. 安裝,連綴: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 涂:上藥。
10. 按規(guī)定時間進行或參加某種活動:上課。上班。
11. 擰緊發(fā)條:上弦。
12. 登載,記:上賬。
13. 用在名詞后邊,表示時間、處所、范圍:晚上。桌上。組織上。
14. 用在動詞后邊,表示開始、繼續(xù)、趨向、完成:爬上來。鎖上。選上代表。
15. 達到一定的程度或數量:上年紀。
16. 中國古代樂譜的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中的“1”。
1. 〔上聲〕漢語聲調之一,普通話上聲(第三聲)。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處:~面|~部。
(2)(副)等級或品級低的:~等|~級|~策|~人。
(3)(副)次序或時間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車。
(5)(副)表示屬于一定范圍、情況、條件等:~列|部~|在同志們的幫助~。
(6)(副)表示正當某個時間或時節(jié):節(jié)~|目~|時~。
(7)(副)用在數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兩~里都同意。
(8)(動)由高處到低處:~船|~降|~山。
(9)(動)(雨、雪等)降落:~雨|~霧。
(10)(動)頒發(fā);投遞:~令|~文|~通知|~帖。
(11)(動)去;到(處所):~鄉(xiāng)|~地|~基層。
(12)(動)退場:該隊三號上;五號~。
(13)(動)放入:~網捕魚|~箸|~鉆|~手。
(14)(動)卸除;取下:~裝|把敵人的槍~了!
(15)(動)做出(言論、判斷等):~結論|~定義。
(16)(動)開始使用;使用:~藥|~刀。(動物)生產:~蛋|~崽。攻陷;攻克:連~數城。到規(guī)定的時間結束日常工作或學習等:~班|~工|~課。退讓: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藥|~刀。(動物)生產
(17)(量)(一~兒)。ɑ表示動作的次數:敲了兩~(兒)。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兩~(兒)。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兒)用在“幾、兩”后面;表示本領、技能:他真有兩~(兒)。有時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動詞后。表示由高處到低處
(20)(副)用在動詞后。表示有空間;能容納:這個劇場能坐~幾萬人。
(21)(副)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的完成或結果:寫~八千字的論文。
最近文章
http://4000877588.com.cn/ciyu_view_98029843ac980298/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