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航
熱門推薦
學習教育
占卜抽簽
更多
疑難解答 問題解答
訓政(訓政)的解釋
舊時皇帝退位為太上皇,嗣皇帝仍須稟承訓示處理大政,或皇太后垂簾聽政,皆謂之“訓政”。
清 朱珪 《<御制毓慶宮記>恭跋》:“丙辰元日,重光重輪,授璽於我皇上,以 毓慶宮 為重華之協,訓政、聽政者三年,所謂繼德者如是之久而化成也。” 清 黃遵憲 《感事》詩:“授受元辰紀上儀, 帝堯 訓政典留貽?!?何剛德 《春明夢錄》卷下:“ 孝欽太后 重出訓政,引見遲至黎明,則微露倦勤意矣?!?/p>
指 孫中山 提出的建立“民國”程序的第二階段。他把建立“民國”的程序分為軍政、訓政、憲政三個時期。主張在訓政階段施行約法,由政府派出經過訓練、考試合格的人員,到各縣籌備地方自治,并對人民進行使用民權和承擔義務的訓練。凡一省之內全部的縣已實行自治,就可結束訓政,開始憲政階段。
相關問答
相關詩詞
別人在問
推薦查詢工具
網址:
好查工具箱問答社區(qū)為您提供訓政(訓政)的解釋,訓政(訓政)的解釋相關信息,希望對您學習有所幫助!
http://4000877588.com.cn/ciyu_ask_9f2ed643ac9f2ed6_explain/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