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釋
宋 蘇軾 《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zhí)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 宋 晁補之 《贈文潛甥楊克一學文與可畫竹求詩》詩:“ 與可 畫竹時,胸中有成竹?!焙笠浴靶赜谐芍瘛北扔髯魇轮纫延谐伤阍谛?。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迎駕》:“胸有已成之竹,山無難劈之柴?!薄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一○五回:“但是看 承輝 的神情,又好像胸有成竹一般。” 蘇曼殊 《絳紗記》:“余鞠躬謝不敏,不知余舅父胸有成竹矣。” 峻青 《海嘯》第三章:“ 老宮 相信,這件事, 大老姜 早在他提出這個問題之前就深思熟慮過了,而且已經(jīng)胸有成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