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檔案“申遺”成功 慰安婦檔案落選

中新網10月10日電據央視報道,當地時間9日晚,總部位于巴黎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2015年最新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的項目名單。在總共47個入選項目中,中國申報的南京大屠殺檔案榜上有名,但另一份慰安婦檔案遺憾落選。
至此,在被列入“世界記憶名錄”的346份文獻和文獻集合中,來自中國的已達到10份。
據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官方網站顯示,中國提交的南京大屠殺檔案共分三部分,分別包括1937年至1938年,日本侵略軍占領南京期間大肆殺戮中國軍民和平民的檔案;1945年至1947年,對日本戰(zhàn)犯調查和審判的檔案;以及1952年至195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機構提供的文件。而慰安婦日軍性奴隸檔案,則記錄了慰安婦的情況和痛苦遭遇。
南京大屠殺檔案"申遺"成功 日本外務省凌晨發(fā)聲稱"遺憾"
國際在線專稿:當地時間10月9日晚間,總部位于巴黎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2015年最新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的項目名單,其中包括中國申報的南京大屠殺檔案。
對此,《日本經濟新聞》10日2時30分左右報道,日本外務省10日凌晨發(fā)表談話,稱“申請‘入遺’是基于中國單方面的主張,本應中立公平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這一行為存在問題,我們感到非常遺憾”。此前,日本政府也多次表示反對,要求中國撤回申報。
中國申報的南京大屠殺檔案包括東京審判和南京軍事法庭的記錄、日本軍人拍攝的與大屠殺相關的照片、美國傳教士拍攝的影像等。
在南京大屠殺問題上,中國一貫主張遇難者為30萬人,但日本存在多種說法,認為遇難者從幾萬到20萬不等,甚至有意見否認大屠殺這一事件本身,報道稱目前日本方面尚無定論。
9日,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在回應“日方反對《南京大屠殺檔案》申報世界記憶名錄”問題時,華春瑩表示,中方申報符合世界記憶名錄標準,相信教科文組織將做出公正且經得起歷史考驗的結論。
華春瑩還說,日方有關言行再次表明了其不愿正視歷史的錯誤態(tài)度。中方敦促日方本著對歷史負責任的態(tài)度,正視和深刻反省侵略歷史,妥善處理有關問題,以實際行動取信于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
日媒:南京大屠殺史料成功申遺或擴大中日歷史認識鴻溝
當地時間10月9日晚,總部位于巴黎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2015年最新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的項目名單。在總共47個入選項目中,中國申報的南京大屠殺檔案榜上有名。
日本《每日新聞》10月10日報道稱,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方申請的南京大屠殺相關史料收錄為世界記憶遺產,對于中國而言,這是其以歷史問題作為主張依據獲得聯(lián)合國機構“官印”的一種體現(xiàn)。不過,日本政府認為,中方此舉是對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種“政治利用”,因此表示反對。
《每日新聞》稱,南京大屠殺史料成功申遺后,或會進一步擴大中日兩國間在歷史認識問題上的鴻溝。
南京大屠殺檔案申遺成功 中方敦促日反省侵略歷史

據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10月9日顯示,中國申報的南京大屠殺成為2015年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的項目之一。中國申報的另一份慰安婦檔案則遺憾落選。
目前,在被列入“世界記憶名錄”的346份文獻和文獻集合中,來自中國的已達到10份。
此前日本曾多次抗議,阻止中國為南京大屠殺和慰安婦檔案申請世界記憶名錄,表示這可能有損中日關系,希望中國能夠撤回申請。
外交部發(fā)言人華春瑩10月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南京大屠殺和強征慰安婦是日本軍國主義在侵華戰(zhàn)爭期間犯下的嚴重罪行。中方本著對歷史負責任的態(tài)度提出上述申報,有助于讓包括日本在內的各國人民認識侵略戰(zhàn)爭的殘酷性,牢記歷史,珍惜和平,共同捍衛(wèi)人類尊嚴。
華春瑩表示,日方有關言行再次表明了其不愿正視歷史的錯誤態(tài)度。中方敦促日方本著對歷史負責任的態(tài)度,正視和深刻反省侵略歷史,妥善處理有關問題,以實際行動取信于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
據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官方網站顯示,中國提交的南京大屠殺檔案共分三部分,分別包括1937年至1938年,日本侵略軍占領南京期間大肆殺戮中國軍民和平民的檔案;1945年至1947年,對日本戰(zhàn)犯調查和審判的檔案;以及1952年至195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機構提供的文件。而慰安婦日軍性奴隸檔案,則記錄了慰安婦的情況和痛苦遭遇。
世界記憶遺產(Memory of the
World)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92年啟動的文獻保護項目,其目的是對世界范圍內正在逐漸老化、損毀、消失的文獻記錄,通過國際合作與使用最佳技術手段進行搶救,使人類記憶更加完整。
南京大屠殺申遺:表明中國維護歷史真相的立場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昨天,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的相關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次申遺,無論是否成功,都表明了中國在維護歷史真相上的堅定立場。
去年6月,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秘書處受理中方申請,接受了南京大屠殺和慰安婦珍貴檔案的申報文本。申報單位一共有7家,分別是中央檔案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遼寧省檔案館、吉林省檔案館、上海市檔案館、南京市檔案館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記者了解到,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迄今已有177個締約國,是影響最大、參與國最多的國際公約之一。此次我國申請的《世界記憶名錄》就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92年啟動的文獻保護項目,每兩年評選一次,截止到去年,已經有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300份文獻遺產入選。今年10月4號到6號,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咨詢委員會在阿布扎比召開會議,審議包括中方申報在內的88項申報。而早在去年下半年,咨詢委員會已經派遣專家小組到南京進行了考察。記憶遺產的提名在經過咨詢委員會評審討論后,還需要得到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的認可,才能被正式列入《世界記憶名錄》。
專家介紹,這些申遺的檔案資料分為紙質、照片、膠片三類,既有單件檔案,又有全宗。比如,南京市檔案館提供的《南京大屠殺案市民呈文》,其中包含各類政府文件、公函、會議記錄、市民呈文、錢糧收據、罪行調查清單、埋尸記錄等共2000多份。
此外,本次申遺提交的南京大屠殺檔案資料還包括,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珍藏的“南京審判日本戰(zhàn)犯軍事法庭京字第一號證據”的16幅日軍暴行的照片;“金陵女子文理學院舍監(jiān)程瑞芳女士記載南京大屠殺事件的日記”,以及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珍藏的南京國際安全區(qū)委員、美國牧師約翰·馬吉拍攝的有關南京大屠殺實景的原始膠片及攝影機。
一方面是我國的積極申遺,另一方面,面對如山的鐵證,日本政府卻多次要求中國政府撤回申報,借口是“擔心這將影響中日關系”。對此,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顧問、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經盛鴻表示,否定南京大屠殺,否定日本侵華史,是日本右翼學者與政客,一以貫之的政治宣傳和喧囂。此次申遺是對日本企圖對“神風特攻隊”申遺的有力回擊,無論是否成功,都表明了我國在維護歷史真相上的堅定立場。
經盛鴻:如果申遺成功,將是南京大屠殺這個歷史事件在全中國、全世界更廣泛的宣傳,能起到我們現(xiàn)在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如果成功,對于宣傳是一個有力推動。萬一不成功,也不要泄氣,我們已經申請過很多次了,不能因為一次失利而放棄,還要繼續(xù)努力。
全球數百文獻成為人類永久記憶中國至此10項在列
世界記憶遺產又稱世界記憶工程或世界檔案遺產,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92年啟動的一個文獻保護項目,目的是對世界范圍內正在逐漸老化、損毀、消失的文獻記錄,通過國際合作與使用最佳技術手段搶救,使人類的記憶更加完整。此前,中國已有《清代大金榜》《納西東巴古籍》《本草綱目》《黃帝內經》等9個項目入選。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簡要介紹中稱,《南京大屠殺檔案》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關于大屠殺事件(1937年至1938年);第二部分關于中華民國政府軍事法庭在戰(zhàn)后調查和審判戰(zhàn)犯的文件(1945年至1947年);第三部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機構的文件(1952年至1956年)。《“慰安婦”——日軍性奴隸檔案》主要包括1931年至1949年關于“慰安婦”的檔案,記錄了“慰安婦”的情況和痛苦遭遇。
交匯點記者了解到,世界記憶工程又稱世界記憶遺產或世界檔案遺產,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92年啟動的一個文獻保護項目。其目的是對世界范圍內正在逐漸老化、損毀、消失的文獻記錄,通過國際合作與使用最佳技術手段進行搶救,從而使人類的記憶更加完整。迄今,全球已有數百份文獻入選名錄,成為永久的人類記憶。
申遺之路

“申遺”之路凝聚了中央、省、市多個部門和眾多學者的心血。
2010年3月,《南京大屠殺史檔案》申報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的“世界記憶遺產工程名錄”項目正式啟動,由國家檔案局牽頭,最初以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南京市檔案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所藏檔案為主體,其后又增加了中央檔案館、遼寧省檔案館、吉林省檔案館、上海市檔案館所藏檔案。
2014年3月,中國國家檔案局以世界記憶工程中國國家委員會的名義,正式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遺產秘書處遞交了《南京大屠殺檔案》和《“慰安婦”——日軍性奴隸檔案》提名表,相關檔案名錄共11組。
交匯點記者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上看到,中國申報的兩個項目分別為《南京大屠殺檔案》和《“慰安婦”——日軍性奴隸檔案》,申報時間都為2014年。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并不參與“世界記憶”計劃的評選過程,只是作為中間機構,協(xié)調申報者和評審委員會的工作。獨立的專家將會通過一系列的評判標準,決定申報內容的真實性、重要性和獨特性。
據了解,評選過程中不需要投票。接到一項申報之后,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首先會將申報內容發(fā)送給注冊委員會和技術委員會,讓委員們進行評估。評估結果將再轉給擁有14個成員的國際顧問委員會。該委員會將形成最終的推薦意見,并由委員會主席將其提交給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
檔案歷史線索清晰形成完整證據鏈
朱成山曾在2014年6月表示,這批檔案歷史線索清晰、記錄真實可信,檔案資料互補互證,構成了完整的證據鏈。
朱成山說,在《南京大屠殺檔案》中,包括身處國際安全區(qū)的金陵女子文理學院舍監(jiān)程瑞芳日記;美國牧師約翰?馬吉16毫米攝影機及其膠片母片;南京市民羅瑾冒死保存下來16張侵華日軍自拍的屠殺平民及調戲、強奸婦女的照片;中國人吳旋向南京臨時參議會呈送的日軍暴行照片;南京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zhàn)犯谷壽夫判決書的正本;美國人貝德士在南京軍事法庭上的證詞;南京大屠殺幸存者陸李秀英證詞;南京市臨時參議會南京大屠殺案敵人罪行調查委員會調查表;南京軍事法庭調查罪證;南京大屠殺案市民呈文;外國人日記:“占領南京——目擊人記述”。
交匯點記者了解到,
1982年,日本文部省審查批準的歷史教科書里,公然把“侵略中國”改為“進入中國”,強烈傷害中國人民感情。應當建館立碑編史,人們的呼吁得到了南京市委、市政府的響應。建筑設計師齊康院士為建館嘔心瀝血,并免收設計費。1985年8月,在江東門集體屠殺和“萬人坑”叢葬地遺址上建造的紀念館建成,成為中國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系列中最先開放的紀念館。截至目前,紀念館共征集了169714件文物史料,成為研究南京大屠殺史的重要物證和書證。
朱成山館長說:“歷史是一種記憶。人們記取歷史的目的,是為了現(xiàn)在和將來不重犯歷史的錯誤,人類能夠長期和平生存和發(fā)展?!?/p>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