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中世紀經院哲學的一個派別,它和唯名論相反,主張一般的概念(共相)是真實的存在,并且是永恒的、先于個別事物的存在。
詞語來源
該詞語來源于人們的生產生活。
詞語造句
1、直覺主義邏輯是達米特語義反實在論的基礎。
2、迄今的試驗已經排除了定域性和實在論同時成立。
3、這種“鬼魅般的超距作用”使愛因斯坦想到,量子力學還未完善,并引發(fā)了過去73年間對“定域性”和“實在論”兩種概念的爭論。
4、為科學實在論給出一個一致的、毫無爭議的形式定義是十分困難的。
5、西方知識論始于希臘哲學,探討對于外部實在的知識何以可能的問題,這種知識論是包含在實在論中的;
6、從現(xiàn)代邏輯和語言哲學看,休謨問題是可消解的,而科學實在論正是在科學現(xiàn)實基礎上得以成立。
7、隨著近代物理科學的發(fā)展,當代實在論思想也發(fā)生了從中世紀的形而上學實在論向關注關系、整體與認識行為的近代實在論的轉向。
8、文章認為,極端實在論和極端唯名論的可能世界學說都是錯誤的,真正具有可行性的可能世界學說應是溫和的實在論。
9、歷史學家把中世紀關于共相的三個主要觀點稱為實在論、概念論和唯名論。
10、面對反實在論的非難,科學實在論者提出一些辯護策略,其中之一就是成功論證。
11、馬克思關于人的本質的思想不是創(chuàng)造論的、實體論的、機械論的、先驗論的,而是實在論的、關系論的、活動論的、獲得論的。
12、本文從科學哲學、科學知識社會學以及實在論的建構主義等的研究出發(fā),闡述了科學知識是由社會建構的;
13、象弗蘭克爾所說的,邏輯主義主張類是被發(fā)現(xiàn)的,而直覺主義主張它們是被發(fā)明的,這話的確是對實在論和概念論的古老對立所作的一個公正的論斷。
14、雖然對柏拉圖主義和實在論有某種解構價值,但兩者卻混淆了數(shù)學與其他科學的本質區(qū)別。
15、伊德的技術哲學主要包括技術現(xiàn)象學、工具實在論、技術文化觀和賽博空間與體現(xiàn)現(xiàn)象學四個方面。
16、為了打破僵局,芭拉德在玻爾的量子力學哲學的基礎上提出了作用實在論。
17、科學實在論是現(xiàn)代科學主義重建形而上學的一種新形態(tài)。
18、結構時空實在論是結構實在論思想運用于時空實在論研究的重要結果。
19、批判者指責社會建構主義心理學是“反實在論”,社會建構主義者則竭力澄清自己的“實在論”立場。
20、為了超越胡塞爾的實在論性質的方法,他的學生海德格爾在他的《存在與時間》里提出了一種存在主義的解釋理論。
21、圍繞道德的普遍客觀性問題,當代西方哲學家們的各種不同觀點引發(fā)了當代倫理學中的實在論與反實在論的論戰(zhàn)。
22、奎因、普特南等人以數(shù)學在自然科學的不可或缺性應用為基礎,為數(shù)學實在論提出了一種新的辯護。
23、然而,福多的結論給他的計算主義的意向實在論辯護帶來了問題:如果思維不是計算,那么,福多關于常識心理學所持的意向實在論主張就成了空中樓閣。
24、以及邏輯真理、邏輯悖論、意義、實在論與反實在論,等等問題。
25、最后,本文結合兩個經濟學實例對勞森的批判實在論進行評析。
26、道德實在論的核心命題是承認道德事實是客觀存在的。
27、工具實在論是唐?伊德科學解釋的核心觀念之一,它突出了科學理解中的工具因素,為科學理解提供了一種工具化的維度。
28、這一區(qū)分的意義在于梳理實在概念的多層次性和復雜性,從而起到為實在論與反實在論的爭論清理地基的作用。
29、社會建構主義以其激進的姿態(tài)向科學哲學提出了挑戰(zhàn),目的是要用社會實在論來取代自然實在論。
30、后現(xiàn)代科學實在論是當代科學實在論在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背景下的一種思想傾向或方法論趨向。
[查看更多]